虽然古代的人口没有现在多,但毕竟管辖区比较大。所以说,一个州府管辖几百万人口是没有问题的。在清朝统治的中期,苏州府管辖的人口达到了590多万。苏州属于毕竟富庶的地区,至于其他的地位,最少也有200多万人口。那么,府衙有多少人呢?在昨天的文章中,作者讲了县衙的人数,一个县衙也就是七八十人。府衙比县衙大一点,但也不会大太多,府衙的办公人员总计有100多人。很少出现超过200人的府衙,除非是顺天府。

与县衙不同,依靠府衙那点人手当然无法管理庞大的辖区。如果某个地区出现了农民起义,首先是知县集结3个巡检手下的几百人负责镇压,如果规模比较大,则需要向府衙求援。按照明清时期的规矩,几乎每个府都有2000多的驻军。比如永昌府,在明朝时期,永昌府有2700多驻军。一般来说,那些中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依靠这些部队已经足够镇压。除非是类似于白莲教大起义的那种规模,则必须向省城的巡抚大人求救。

即便是那些人口相对稀少的州府,也会有1000多人的驻军。请注意,这是内地州府驻军的数字。如果是边境上的那些州府,除了2000多人的治安部队,还驻扎了边塞野战军。当然,知府没有权力调动边塞军。但如果事情紧急,总督或者巡抚可以调动边塞军参与镇压农民起义。比如明朝的陕北地区,为了镇压农民起义,三边总督命令三镇的边塞军南下助战。与治安部队相比,边塞军的战斗力自然高了不少。

其实州府虽然驻扎了2000多军队,但这些军队不见得就有战斗力,而且吃空额的情况严重。号称是2000多人,其实能有1000人就是很不错的了。在鸦片战争时期,英国舰队曾经靠近了宁波府。宁波开始戒严备战,按照账面数字,宁波府应该有3000多驻军,但实际上只有800多人。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,因为吃空额的情况很严重。不过不用担心,每个衙门都会有大量的帮闲,一个衙役手下有十个甚至几十个帮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