疖子,医学上称为疖,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感染性皮肤病。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引发,多发生于头面部、颈部、臀部及背部等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。

从发病机制来看,当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,如受到擦伤、抓伤或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孔时,细菌便容易侵入毛囊并大量繁殖,引发炎症反应。此外,机体免疫力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都会削弱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,增加疖子的发病风险。疖子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。初期,局部皮肤会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的小结节,随后结节逐渐肿大,数日后中央变软,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,脓栓脱落后排出脓液,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。在这个过程中,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,尤其是在疖肿成熟前,疼痛可能较为剧烈,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。若疖子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,如挤压不当,细菌可能会通过血液逆流进入颅内,引发严重的颅内感染,后果不堪设想。在诊断方面,医生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。通过观察皮肤表面的红肿结节、脓栓等特征,结合患者的疼痛症状,一般不难判断。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或反复发作的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,以明确病原菌种类,并指导后续的抗感染治疗。

疖子的注意事项

1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:日常应勤洗澡,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,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。尤其是容易长疖子的部位,要重点清洁,避免油脂和污垢堆积堵塞毛孔。洗澡后,要及时擦干皮肤,保持皮肤干爽;

2、避免皮肤损伤:尽量避免搔抓、摩擦皮肤,防止皮肤破损,降低细菌侵入的机会。在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时,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皮肤受到擦伤或刺伤。如果皮肤出现轻微破损,应及时清洁并涂抹碘伏等消毒剂,预防感染;

3、增强机体免疫力: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。合理饮食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水果、瘦肉、鱼类等,避免过度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